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小餐館,因經濟實惠,成為普通市民經常光顧的去處。截至去年11月,我市50平方米左右的小餐館數量達12710余戶。但是,小餐館的衛生狀況長期以來不盡如人意,一直是百姓關心關注的話題,也是衛生部門監管的“老大難”問題。每年,衛生部都會對《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》中的“餐飲業日常衛生監督量化評分表”進行修訂和完善,但用統一的衛生標準要求小吃店和星級酒店,顯然不太合理。為此,衛生部于去年年底首次增加出臺了“小吃店類餐飲業日常衛生監督量化評分表”,對小餐館的衛生要求作出了詳細的規定。今年,該規定將在日常監管中全面推行。
現狀小吃店衛生不容樂觀
昨日中午,金水路上的一家涼皮店里人來人往。在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內,分布著3個攤位,靠近門口是賣肉夾饃的,其對面是賣砂鍋的,往里走上幾步就是賣涼皮的,過道不足一米。賣肉夾饃的是一對中年男女,二人油乎乎的雙手十分忙碌,揉完面、夾完饃后就直接拿錢。賣涼皮的老板也是一邊收錢,一邊切皮子。在該店內,記者沒有見到任何消毒設備??腿擞眠^的碗或砂鍋,都是簡單沖洗一下后,就再次使用。
正在此處吃飯的一位大學生無奈地對記者表示:“有什么辦法呢?睜一只眼、閉一只眼,湊合著吃吧!不能較真?!鳖愃七@樣的小吃店,在我市的大街小巷十分普遍,也很有代表性。經營者衛生意識淡薄、不注意衛生細節,餐具不消毒或消毒流于形式,健康證不全等衛生安全隱患一直存在。
問題人力不足監管難度大
雁塔區衛生監督所副所長李新茂說,目前該區共有各類餐館1700余家,其中50平方米以下的小飯館有1100家左右。日常監管中,與星級飯店的標準一樣,按照衛生部“餐飲業日常衛生監督量化評分表”對小餐館進行合理缺項量化;依據相關要求,衛生監督部門規定小餐館內餐廳和操作間的面積比應是2∶1。但一些餐館老板為了盈利,只顧及擴大營業面積而縮小操作間面積,從而造成操作間面積狹小,衛生安全隱患多。而一些開在城中村內的小餐館,有些勉強達到發放衛生許可證的標準,有些根本不夠條件,但在實際工作中對達不到要求的餐館取締起來卻很難。相對于數量龐大的餐館來說,雁塔區負責餐館的監督員只有12名,日常還要做其他工作,要想監管到所有餐館難度很大。
變化量體裁衣更具人性化
“以前用管理大飯店的標準,去量化監管小餐館,往往是經營者喊冤、監督人員犯難,有些經營者認為大小飯店都用一個標準不公平?,F在有了專門針對小飯館的量化評分標準,更適合小吃店的經營實際,人性化,好操作?!鄙徍^衛生監督所所長劉軍永這樣說。
上一頁12 下一頁